高光譜圖像就是在光譜維度上進行了細致的分割,通過高光譜設備獲取到的是一個數據立方,不僅有圖像的信息,還可以獲得任一個譜段的影像信息。那麽,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分光方式有哪些呢?本文進行了簡單總結。
經典物理學中,光波穿過狹縫、小孔或者圓盤之類的障礙物時,不同波長的光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彎散傳播,再通過光棚進行衍射分光,形成一條條譜帶。也就是說:空間中的一維信息通過鏡頭和狹縫後,不同波長的光按照不同程度的彎散傳播,這一維圖像上的每個點,再通過光棚進行衍射分光,形成一個譜帶,照射到探測器上,探測器上的每個像素位置和強度表征光譜和強度。一個點對應一個譜段,一條線就對應一個譜麵,因此探測器每次成像是空間一條線上的光譜信息,為了獲得空間二維圖像再通過機械推掃,完成整個平麵的圖像和光譜數據采集。
經過狹縫的光由於不同波長照射到不同的探測器像元上,光能量很低,因此需要選擇高靈敏相機,同時需要加光源。例如係統如下:
AOTF由聲光介質、換能器和聲終端三部分組成。射頻驅動信號通過換能器在聲光介質內激勵出超聲波。改變射頻驅動信號的頻率,可以改變AOTF衍射光的波長,從而實現電調諧波長的掃描。
最常用的AOTF 晶體材料為TeO2即非共線晶體,也就是說光波通過晶體之後以不同的出射角傳播。如上圖所示:在晶體前端有一個換能器,作用於不同的驅動頻率,產生不同頻率的振動即聲波。不同的驅動頻率對應於不同振動的聲波,聲波通過晶體TeO2之後,使晶體中晶格產生了布拉格衍射,晶格更像一種濾波器,使晶體隻能通過一種波長的光。光進入晶體之後發生衍射,產生衍射光和零級光。
AOTF係統組成:
AOTF 係統組成:成像物鏡+準直鏡+偏振片+晶體+偏振片+物鏡+detector,入射光經過物鏡會聚之後進入準平行鏡(把所有的入射光變成平行光),準平行光進入偏振片通過同一方向的傳播的光,平行光進入晶體之後,平行於光軸的光按照原來方向前行,非平行光進行衍射,分成兩束相互垂直o光和e光(入射光的波長不同經過晶體之後的o光與e光的角度也不同,因此在改變波長的過程中,圖像會出現漂移);0光和e光及0級光分別會聚在不同的麵上。如圖所示:
為了保證入射光經過準平行鏡之後能夠完全變化成平行光,因此對前端的物鏡視場角有一定的要求,根據晶體的xxx角,可算出物鏡最大的視場角,小於最大視場角的情況,成像ok,如果大於視場角,則會造成重影(衍射光與0級光都進入了 sensor);實現方法:
不同波長的光經過晶體之後衍射光與0級光的夾角也不同,因此為了能夠保證更好的成像效果,在晶體的出光口加入遮擋片,即遮擋0級光,避免與衍射光一起進入sensor,造成重影。對聚光準直係統的優化有兩個方麵:1提高光源的聚光效果,2減小聚光準直係統的外形尺寸。
入射光通過棱鏡後被分成不同的方向,然後照射到不同方向的探測器上進行成像。棱鏡分光後,在棱鏡的出射麵鍍了不同波段的濾光膜,使得不同方向的探測器可以采集到不同光譜信息,實現同時采集空間及光譜信息。
近年來,IMEC(歐洲微電子研究中心)采用高靈敏CCD芯片及SCMOS芯片研製了一種新的高光譜成像技術,在探測器的像元上分別鍍不同波段的濾波膜實現高光譜成像,此技術大大降低的高光譜成像的成本。
目前IMEC提供三種標準的光譜探測器:100波帶的線掃描探測器,32波帶的瓷磚式鍍膜探測器,16波帶以4x4為一個波段的馬賽克式鍍膜探測器。
這種光譜技術的優點是可以同時獲得光譜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,可以進行快速、高性能地獲得光譜信息和空間信息,集成度高,成本低。但是缺點是光譜靈敏度較低,一般大於10nm,多用於無人機等大範圍掃描的光譜應用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