熒光增白劑(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, FWAs)是一類能吸收紫外光並發射藍紫光的有機化合物,廣泛應用於造紙、紡織、洗滌劑、塑料等行業。本文簡單研究了熒光增白劑的檢測方法與技術。
1 安全監管需求
熒光增白劑可能通過皮膚接觸、食物鏈等途徑進入人體,部分研究表明某些類型FWAs具有潛在致敏性和內分泌幹擾作用。歐盟REACH法規、中國GB 9685-2016等均對其使用範圍和限量作出嚴格規定。
2 質量控製要求
在紡織、造紙等行業,熒光增白劑的添加量直接影響產品白度和色光,精確檢測是質量控製的關鍵環節。ISO 105-J01、AATCC 110等標準規定了紡織品熒光增白的測試方法。
3 環境監測需要
汙水處理廠出水、地表水中FWAs的濃度可反映人為活動強度,已成為新興環境汙染物監測指標。研究表明,城市汙水處理廠出水中FWAs濃度通常在ng/L-μg/L水平。
提升材料白度,使其外觀更明亮。常用於非織造布、紙漿等衛生巾材料中。
1. 紫外燈照射法:
使用紫外光(365 nm)照射樣品,觀察是否有熒光反應。
優點:簡單快速,適合初步檢測。
2. 分光測色儀法:
使用紫外線能量控製後的分光測色儀,可提供準確的顏色檢測結果。使用配備UV光源分光測色儀,進行包括UV或排除UV測量,判斷是否添加熒光增白劑。
3. GB/T 8939-2018檢測法:
通過將樣品與熒光標準樣在紫外燈下進行熒光強度比較,經處理、溶液浸泡、恒溫水浴等步驟後,將試驗紗布與空白對比紗布置於紫外燈下觀察熒光現象。通過熒光強度的差異,判斷樣品是否符合熒光性能要求。
1. GB/T 27741-2011《熒光增白劑在紡織品中的測試方法》。
2. GB/T 8939-2018:可遷移性熒光物質的測定
3. GB 15979-2024:規定衛生用品中不得使用可遷移的熒光增白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