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6年,為獲得視覺上較均勻的顏色空間,CIE 推薦使用 CIE 1976 (L*a*b*) 色空間(簡稱 CIELAB),並規定了色差計算方法 ΔE*ab。本文簡單介紹了CIE1976 (L*a*b*) 色空間的優點和應用。
1. 均勻感知性
相較於早期的CIE XYZ色空間,L*a*b*更接近人眼對顏色的感知,色差(ΔE*ab)計算更符合視覺判斷。
在中等明度和飽和度範圍內,色差ΔE*ab ≈1.0時,人眼可察覺差異,適用於工業色差控製。
2. 獨立於設備
L*a*b*是與設備無關的顏色空間,不依賴顯示器、打印機等設備的色彩表現,適合跨媒介顏色管理。
3. 直觀的坐標體係
L*(明度):0(黑)~100(白),直接反映顏色亮度。
a*(紅綠軸):+a*(紅),-a*(綠)。
b*(黃藍軸):+b*(黃),-b*(藍)。
通過坐標值可快速判斷顏色偏向。
4. 色差計算簡單
ΔE*ab = √(ΔL*)² + (Δa*)² + (Δb*)²,公式直觀,便於工業質量控製。
5. 廣泛兼容性
作為國際標準(ISO/CIE),被全球色彩行業認可,兼容多數測色儀器和軟件(如分光光度計、Photoshop等)。
1. 工業製造與質量控製
汽車噴塗:檢測車身不同部位的色差(ΔE*ab ≤1.0為高端標準)。
塑料製品:確保注塑件顏色批次一致性(ΔE*ab ≤2.0)。
紡織品:匹配染料顏色,避免麵料色差。
2. 印刷與包裝
印刷品與設計稿的色差控製(ΔE*ab ≤3.0可接受,ΔE*ab ≤1.5為高精度要求)。
包裝材料的顏色標準化(如食品、化妝品包裝)。
3. 塗料與建築
建築外牆塗料、地坪漆的色差檢測(ΔE*ab ≤2.0)。
玻璃、陶瓷等建材的顏色均勻性評估。
4. 電子顯示與數字影像
校準顯示器、手機屏幕的色域覆蓋(如sRGB、Adobe RGB與L*a*b*的映射)。
數碼相機和掃描儀的色彩配置文件(ICC Profile)生成。
5. 食品與農業
評估食品色澤(如烘焙食品的焦糖化程度、水果成熟度)。
農業產品分級(如茶葉、咖啡豆的顏色分類)。
6. 科研與醫療
牙科材料(義齒、貼麵)的顏色匹配。
皮膚病學中膚色變化的量化分析。
CIE L*a*b*色空間因其感知均勻性、設備無關性和計算簡便性,成為工業、設計和科研領域的核心色彩標準。盡管存在高飽和度區域的局限性,但通過結合ΔE*00等改進公式,仍可滿足高精度需求。在涉及顏色質量控製、跨媒介匹配和視覺評估的場景中,L*a*b*仍是不可替代的工具。